Gallery 艺术管见

返回上页

大美至纯韩玉臣油画书法摄影作品欧洲巡展布鲁塞尔站侧记

发布时间:2018-02-03 16:05:37
 
  10月7日,“大美至纯--韩玉臣油画书法摄影作品欧洲巡展”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拉开帷幕。这是本次巡展的第三站,高原风从克诺克吹拂到巴黎,又来到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是比利时王国的首都,有着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文化名人雨果、拜伦、莫扎特都曾在这座城市留下印痕。这里的居民经过几百年的熏陶,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平。此次展览在布鲁塞尔著名的于克勒艺术中心举办,开展前艺术中心通过海报、寄发彩页、刊登广告进行了大量宣传,引起了布鲁塞尔市民极大兴趣。布展时就有观众陆续到馆中参观,他们或三五成群在作品前细细品鉴,或是将作品拍成照片带回去与家人分享。观众对画展的热忱深深感动了于克勒艺术中心的工作人员:“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场景,说明观众非常喜欢韩先生的作品,非常喜欢西藏异域风情。”

  观众对于画作反映出的藏族生活劳动的场景感到十分新奇,《兄妹》描绘的是拾牛粪的劳动场面,许多观众手拿彩页在展厅中寻找这幅画的原作。将牛粪作为烧菜做饭的燃料在高原地区已经有千年历史,不少观众学着藏语中牛粪“久瓦”的发音,津津有味地听着画家对画中场景的讲解。《转场》和《牧羊女》呈现了藏北牧民的生活画面,跟随着解说,观众仿佛到了辽阔的牧场,听到那悠扬的歌声,见到成群的牛羊和一顶顶游牧的帐篷。

  西藏民族独特的服装与配饰也让观众发出啧啧不已的赞叹。体现青海藏区祈祷场景的《虔诚》作品中,少女身着盛装,色彩艳丽,让一位显然是有备而来,带着放大镜细致揣摩的观众激动不已:”太美了,美到无法形容!”而在描绘阿里地区的画作《尼玛》中,画家通过对毡帽、围巾和皮袍这些服饰的刻画,把一位长期生活在风沙地区的普通牧民女子描绘得鲜活逼真,惹得不少观众在画作前拍照留念,流连忘返。

  展览不仅收到市民的普遍赞赏,更引起比利时众多政要和文化界名人的重视。7日下午的开幕式高朋满座,盛友如云。国务大臣、前参议长德戴克尔发表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从我父辈起就跟中国的画家有着深厚的友谊,我为认识韩先生而感到高兴”。于克勒艺术中心的主任卢梭女士也致辞说:“韩先生的作品韵味无穷,饱含生活的气息。我们能邀请到韩先生做这次画展感到十分荣幸”。在随后进行的见面酒会上,比利时副首相兼外交大臣雷恩代尔风趣地对韩玉臣先生说:“你的作品让这么多的人喜欢,所有人都在议论今天展会的盛况,你是今天晚上聚会的中心!”

  油画艺术起源于欧洲,数百年来欧洲主流社会一直爱好收藏油画,并在绘画技巧和绘画语言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和理解。比利时国家上诉法院主席、男爵夫人卡琳杰勒德在《康巴汉子》前跟记者讲到:“仔细看脸部的阴影,他的帽檐刚好遮住眼睛,而我们作为观众,在不同距离能看到不同的效果。画家绝不是信手拈来,而是经过精细计算的,处理的非常巧妙,我太喜欢了。”在作品《慈祥》前,比利时王室总管菲利普十分感慨“这幅画作我最喜欢的是对老人手部的刻画,岁月劳作中手指虽然有些变形,但是给人的感觉依然温暖,充满沧桑。这样的画不是仅仅给人用眼睛看的,它的里面有灵魂在,我很想去跟她握手,同她交流。”

  从克诺克、巴黎再到布鲁塞尔,韩玉臣展览带来的社会反响和得到主流社会的关注,这一现象引起了驻外中国媒体的思考。新华社欧洲总分社副社长姜岩先后两次采访主办方和画家韩玉臣,并发表《中国文化要善于走出去》的文章,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形式、选材、运作模式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此文一经发表便被人民网等各大门户网站转载。相信此次韩玉臣先生的欧洲巡展,将成为未来讨论"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个课题时的经典范例。

  布鲁塞尔展会画家不仅仅赢得赞誉,也收获了新的友谊。已是耄耋之年,享誉世界的雕塑大师,前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的院长纳特·诺真先生在展厅逗留观展两小时后,热情邀请画家到家中做客。展览间歇,韩玉臣登门拜访并欣然题字“泰山巍然”,祝愿大师生命不老,艺术常青。曾为众多名人政要制作过雕像的大师,主动提出要为韩玉臣先生创作一件作品,特别感谢韩先生将西藏的雪域美景带给他们俩夫妇,让他们足不出户,照样能感受到那里的蓝天白云和灿烂的阳光。

  画展犹如投石击水,泛起的艺术涟漪还在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