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 众家评说

返回上页

【评论】风骨峻朗 神采飞扬

发布时间:2018-02-02 18:29:08
  诗情画意,书画同源,在中国书画创作中,历来有“书骨诗心画境”之说。中国书法由象形文字发展至今,虽然文字诉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讲求“传神写照”,使中国文字所特有的丰富的艺术审美性,在书法创作中得以更为真挚地表现。书法家往往将书写文字的内在审美与一时一地的心灵情境融合在一起,实现人书融一的自在情境,乃至超脱玄妙的天籁之境。读河北省书协副主席、邯郸市书协主席韩玉臣的书法,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对艺术之美的深情投入,精神品质的痴然追求,他将生命个性的追求融入到艺术共性的通达之中,从个性审美的视角,来寻求和实现艺术共性的洞达玄妙,并逐渐形成了自己风骨峻朗,意趣洞悉,神采飞扬的情趣表达。

  艺术的属性是人的精神世界,书法家对精神品质的追求,体现为书法中的个性风骨和思想情怀。韩玉臣书画兼擅,他不仅是一位书法家,同时还是油画家和诗人、摄影家。他的书法以行草为主,兼擅楷隶,书法作品侧重于行书的“以形写神”,同时又“迁想妙得”,注重精神的内在统御与格局的形成把握。在他的书法中,他融入魏碑的文化元素,以其凝重和硬朗来诠释个性化的慷慨风骨,以诗心的激情洋溢为书法注入内在的思想和活力,以诗情画意的多维感触来写意书法“墨分五色”的图式感觉,以摄影的视角来谋略书法的情境格局。他的楷书融入了魏碑和行书的意趣;隶书中融入了魏碑的凝重和帖的灵动飘逸;行草中融入了魏碑的感觉,而又体现出草书的洒脱随意。他在碑帖融合的感觉中豁朗出艺术个性的坦荡与情思的率意,在“逸笔草草”的抒写中体现出性情的自我与心像的超脱。

  风格因气质形成。在思想境界的追求中,格调雅与俗,境界大与小,决定着书法作品中的精神品质。韩玉臣是一个追求精神洒脱的人,为人热情奔放,诚恳率性、大度从容,因之,在他的书法中,便流露出风骨峻朗、思想旷达的本色品质。他的书法注重形式与神采的有机统一,不无的放矢,追求生命的写实与精神的写意,讲求在汲取传统的优秀文化中拓展出自我的生命境界,从中国文化的源流中寻找最能打动自己心性的文化语境,并从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来确立自身所崇仰的精神属性,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品格。比如他的行楷“圣者天游德从道行”和魏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就是这种心性的自然流露。

  韩玉臣的行楷“圣者天游德从道行”,注重个性化的写照,而又能出古入新,有种老庄思想的道德逍遥和“竹林七贤”式的洒脱逸趣。其以“魏晋风度”为外在格调与生命写实,以恢弘的气度为情境格局,于干湿浓淡粗细大小高低俯仰充满变化的笔触,渲染出古朴风雅灵动诙谐的情思意趣。天地造化万物,大约圣人的思想,崇尚道法自然,既有生命本色的率真,亦有处世的德心,既有舒放,又有楷则。韩玉臣在书法运笔中显得从容淡定,淳朴率性。他的这幅行楷书法,如同一幅形神兼备的小写意画,既有“竹林七贤”式陶然邀约俯仰迎合的情境逸趣,亦有庄子梦蝶的思辨忘机与神会逍遥;字与字之间,如对望把谈,知音相赏,眉眼顾盼,如痴似醉。“圣”与“者”的顾盼对答,“天”的仰望与对“圣”“者”的侧耳聆听,“游”字的逍遥,“德”字的情境问道,“从”字的从善如流与天真烂漫,“道”的豁朗肃然与“行”的简净坦荡,既有书法本身的意趣与形式美感,又有绘画的构图意味,“墨分五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摄影的视觉景深感和冲击力,同时洋溢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看起来浑然似一幅“竹林七贤”图和庄子的自在逍遥册页。这幅书法中,流露出文人雅士的浪漫情怀与自得逸趣,有林泉高致、旷达潇散的思想气息。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他的魏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应该是这种人文精神的写照。这句诗出自唐太宗李世民《赐萧蠫》一诗,意在赞赏北魏忠烈之士于烈。韩玉臣在书写这句诗时,既有抚今追昔的慨叹神往,亦有对古人精神品格的倍加推崇,他以魏碑的书写形式来刻画北魏忠烈之士的风骨气概,显得深沉凝重,以行书的动静相邀来彰显精神气势,显得生动而富于神韵。该书法结体严谨而不失放旷,静中寓动而思想感人,外在宽博峻朗,古朴灵动,内在洞达厚重,情境幽远。其书法中硬朗的风骨,遒劲的气势、磊落豪迈的个性,构成精神的统一率,犹如风樯阵马,将人引领入骏马奔驰在草原上的诗情意境;既有正气凛然的气度恢弘,又有思想通透的精神超然,磊落风行,豪迈从容,沉着痛快,自我率性,是一种对书法与人品的很好诠释。

  书法的玄妙,是书心融一的玄妙。书心融一,融入的是生命本色的感动和情思自在的逍遥。书法艺术的情感诉求,以其自在自我,而实现精神的超脱性,意境的感染性。韩玉臣的书法中,既有艺术的个性,亦有审美的共性。他将自在自我的感觉,通透的思想,人文的陶养熔于一炉,拓放出书法情感的幽雅意趣和诗性豪放的生命境界,于古朴的传统美学思想,疏放出遒劲的个性化思考,率意本真的人文情怀。

  他的书法穿行于高雅与通俗之间,既有对未来的学术展望,也有对传统的思潮回顾,他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把握在盈然可触的时空中,为书法注入人格的魅力,使他的作品,在打动自己的同时,产生浓郁的情境感染力,从而,达成其书法为用的社会教育性目的。

作者系著名书画评论家